据教育部消息,全国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在2012年仅有17.2万人,2016年,全国全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为260万人,2017年为310万人,2018年激增至651万人,2019年这个数据增长至880万人,2020年升至990万人,2021年全国报考教师资格证的人数高达的1144.2万人,其中800万报名者是非师范生。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人数从2012年的17.2万人增加至2011年的1144.2万,10年间参加考试人数翻了66倍。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资热”是否意味着“教师热”?为什么有人说教师职业危机已经显现,盲目报考教师资格证极不可取?
想当教师必须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这是报考教师岗位的必备条件。产生“教资热”的原因有以下三个:
1、教师职称的稳定性受到追捧
由于受“口罩”原因的影响,近几年各行各业都不容易,而教师职业却几乎没有受任何影响,这或许是越来越多的人报考教师资格证的最主要原因。2022-2023学年开学后,由于个别地区受“口罩”影响,学生已经在家上网课一个多月了,本身这个学期只有四个月时间,孩子们很可能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要在家上网课,老师们也只要居家办公就可以了。其余行业能比得了吗?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教师职业的“稳定性”就自然受到追捧。
2、教师工资待遇逐年提高
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在2012年首次实现,并且之后这些年,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始终坚持逐年只增不减,尤其是疫情以来的近几年,虽然国家经济下行压力逐年加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每一年的国家财政性经费支出始终没有低于4%这一标准。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2011年是2.4万亿元,2021年达到5.8万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年均增长9.3%。这十年教育投入,仅增量就有3万亿元,平均每年增加3000亿元。这些钱都用到了哪里?各项支出中,一半以上用于教师工资待遇。可以说,这些年,教师工资待遇增长看得见,摸得着!这或许是“教资热”的另一个原因。
3、报考公务员难度太大
2023年度国考已经开始了网上报名,本次国考计划招录规模达3.71万人,较上年度明显增加,也是国考招录连续第四年扩招。伴随国考招录规模的增长,报名开始以来,国考报名的热度持续攀升,从目前的报名进展来看,不少岗位的竞争程度已经达到“数百选一”,甚至“千里挑一”。例如,青海省税务局曲麻莱县税务局“一级行政执法员(三)”一职,本次招考仅计划招录1人,该职位报名审查通过人数已达1318人,报名待审查人数达1024人。
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更希望能通过国考、省考走上公务员岗位,但是参加公务员考试的难度太大,就做两手准备,如果考公不通过的话,就退而求其次,再报考教师岗位。由于教师资格证是进入教师职业的敲门砖,大学期间先考个教师资格证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前一段时间,浙江省温州中学公布了今年招聘上岗的新任教师,11人中有7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1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人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这11人中有2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是硕士毕业,甚至还有1人曾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的子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江苏省淮安市楚州中学招聘了22位教师,其中有15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也曾引发广发关注。大城市里的教师岗位相当“热”,致使名牌大学生开始热衷于二、三线城市,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中西部地区和农村中小学教师招聘难的问题。“教资热”并不意味着“教师热”,更不意味着“从教热”,而是发达城市与偏远山区的报考“冷热”不均,以及报考男女比例失衡。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小学阶段在校生1.08亿人,小学专任教师660.08万人,全国小学阶段的师生比为1:16.3。全国共有初中在校生5018.44万人,初中专任教师397.11万人,全国初中阶段的师生比为1:12.6。根据此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的通知要求,小学师生比为1:19,初中师生比为1:13.5。总结一句话,全国中小学教师数量整体处于超编状态!现有中小学教师的人数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能有人会说,每一年都有不少在职教师退休,因此还是需要招聘新入职教师的,那么请大家考虑一下人口出生率问题。
从2002年至2018年这16年间,全国每一年的新生人口都在1600万左右波动,这也说明教师的配备也一直以满足1600万适龄儿童为标准。问题从2019年开始凸显,2019年全国的新出生人口1465万,2020年全国的新生人口为1200万,2021年全国的新生人口1062万人,据预测2022年全年的新生人口大概率会低于1000万人。你可以去农村地区看一下,现在农村有多少“麻雀学校”,还有多少学校挣扎在消失的边缘?即便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年轻人也不愿意再生孩子了,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学生人数急剧减少了,还需要那么多的老师吗?大家拭目以待,过不了几年,现在的教师群体还会出现被迫下岗的情况。
“教资热”不等于“教师热”,更并不意味着“从教热”,教师群体的职业危机或许很快就要到来了。是否报考教师资格证,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你特别热爱教育事业,就必须报考教师资格证,如果只是盲目跟风,不报也罢!
(源自:教而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