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中这句话体现的教育思想是( )。
小学教育要抓住儿童的“关键期”,这是由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宗迪恩会议上提出了:“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这是提倡教育意义具有( )。
2016年颁布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明确提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核心是( )。
宪法教育
做“好老师”应该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特质。这是由以下哪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 )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在设计教育调查问卷时,应避免将权威论断、个人观点包含在问题之中。这体现的问卷设计原则属于( )。
小学生疾跑后不能立刻站立不动或坐下,须继续慢跑一会儿,其主要原因是( )。
有利于氧债的偿还
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若要求学生完成较容易的学习任务,教师应使其学习动机强度控制在( )。
小学生在背诵一篇较长的课文时,往往中间部分比开头和末尾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其记忆受到了( )。
下列划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的主要依据是( )。
学习目的是否为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得到教师的关注,赏识与期望后,常常表现出更积极的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 )。
在创造性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举出“杯子”的用途。这侧重培养学生的是( )。
思维的创造性
校歌、校徽、校标是学校课程的一部分,这类课程是属于( )。
将课程编制过程划分为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四个阶段,并被誉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在学习《长城》这一课时,通过阅读课文和观看长城的影像,学生们感受到万里长城的雄伟和壮观,民族自豪和爱国情感油然而生。这一教学活动主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是(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展示圆形纸片、硬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总结圆的特点,这遵循了( )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学期末,李老师对小明作出的评语是:“这个学期你上课听讲比以往认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有很大进步。继续加油,我看好你哦!”这种评价属于( )。
在某些偏远地区的小学,将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教师在同一节课里以直接授课和完成作业等交替进行的方式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施教。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 )。
王老师在《两小儿辩日》教学开始时说道:“孔子是我国古代学识渊博的大教育家,有一次却被两个小孩子提出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呢?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们就知道了。”这种导入方式属于( )。
教室布置的作业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体现作业设计的要求是( )。
请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10分)
请简述小学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10分)
请简述教育观察法的基本步骤。(10分)
材料:
在一次关于学生个体差异的研讨会上,一位小学校长将学生比喻成鲜花,他说:“有的学生是适时盛开的花朵,有的学生是还未开放的花苞。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空气、水分及耐心的等待,未开的花苞总会开放,而且有的迟开的花苞盛开时可能会更加鲜艳、更长久。我们要用静待花开的心态去对待孩子,接受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帮助他、促进他。”
问题:
(1)请简要分析该校长发言中所蕴含的学生观。(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小学教师应树立怎样的教育观。(10分)
材料:
李老师批改五年级学生作文时,看到小勇的作文不足200字,而且字迹潦草,错别字不少,这样的作文打60分也就差不多了。但李老师想,只给一个分数对作文成绩一直不高的小勇不会有什么触动。于是,李老师经过认真思考,给他打了“100-25-15”,并附上文字说明:你的作文选材新颖,有真情实感,但是字数不足,层次不清,减25分;书写潦草,错别字多,减15分。小勇根据老师的评语,进行了认真修改。李老师给修改后的作文打了80分。
问题:
(1)请评析李老师评价作文的方式。(10分)
(2)如何通过作业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10分)
[中文与社会]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如何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2)设计本课识字写字教学的主要环节。(22分)
(3)结合教材和二年级学生特点,设计一项课堂小练笔。(8分)
[数学与科学]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众数?众数有什么特点?(10分)
(2)如何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英语]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简要概述小学英语单词教育的有效方法。(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单词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音乐]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设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学唱1、2乐句”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体育]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是由助跑、踏跳、腾空、落地四个环节组成。助跑动作自然、轻松,逐渐加速。最后几步速度最快,最后一步步幅稍小,踏跳时以脚跟先着地并快速过渡到全脚掌蹬地起跳,同时摆动腿和两臂快速向前上方摆起,并在达到水平位置时制动,眼看前上方;身体蹬离地面后成“腾空步”,腾至最高点时,起跳腿屈膝收起与摆动腿靠拢,成蹲踞姿势;落地时,两小腿向前伸出,同时两臂后摆,以脚跟接触沙面后,立即屈膝缓冲,向前走出沙坑。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概述“蹲踞式跳远”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何指导水平三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美术]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诗”与“画”的结合对“画”与“诗”各有什么影响?(10分)
(2)如何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请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请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